100. 情系 714

  eTVRO.com 对发烧前辈罗宇屏的专访

  ■卫视发烧前辈罗宇屏从小就热爱无线电,从50年代末制作矿石收音机起步,走过了直流电子管、交流电子管、半导体三种类型收音机的全部过程。70年代初期,当他头次获悉在北京有人用14寸电子管电视机(天津产北京牌825型)接收中央台电视节目时,便萌发了要装出一台电视机的念头,1975年罗宇屏的第一台电子管14寸黑白电视机安装成功,当电视机清晰地收到“华云山704台”节目的消息传出后,那时几乎轰动了他所在的四川省南充市这个20万人口的小城市,因那是该市第一台电视机。电视机的成功使他深受鼓舞,并坚定了他在这一领域中发展的信心。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大量的进口电子产品、电子元件和相关资料开始进入我国,罗宇屏十分珍惜地把握了这一电子爱好者的黄金时代,仅用两三年时间,基本全面掌握了进口彩电、黑白电视机、收录机、录像机等产品的性能与原理,技术水平产生了极大的飞跃,为他日后的卫星电视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1980年,罗宇屏看到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新书“广播卫星基本知识”,书中介绍了东经99度上空的苏联“荧光屏”大型通信卫星,并说明该星的下行频率为620-790MHz等情况,罗宇屏马上意识到,这个频率正是熟悉的电视机U频范围,完全可能制作一个接收装置进行接收,

  于是,实践的冲动再次本能地从他内心涌起,这次的实践成功完全改变了他的生活方向,卫星电视发烧的历程由次开始,他的第一步实验是制作一付反射板为1平方米、长约1.5米的萝旋天线,利用日立P-26寸黑白电视机U频段顺利地接收到“荧光屏”下行的电视节目。由于普通电视机对这一调频制的图像为斜率检波,且伴音频率不一致,故接收的图像噪波很多,伴音极微,但初次接收成功的他,决定要造出714专用接收机,并从此开设长达五年的业余研制工作。与此同时,全国也正掀起714简易卫视接收与制作高潮,1983,“电子报”以714接收为题召开“第一届全国卫星电视简易接收技术交流会”,罗宇屏虽未能到会,但也积极响应,首次在“电子报”上发表了第一次卫星接收实践文章,当年获得了优秀文章三等奖。

../_images/00014.jpg ../_images/0019.jpg

  (图1:当年制作的天线和接收机)

  ■1986年初,身为炼油厂工人的罗宇屏经过不断修改完善的简易卫星接收方案全部实施,接收性能十分良好的样机制出(图1),其特点是将传统的20匝天线改为8匝、天线长度由1.2米缩短为45公分、接收机元件全部设计在一小块印刷板上,取消了过去由6个独立屏蔽电路的组合方式、混频器采用成品电视机U头,使混频极其稳定。该电路图在1986年4月的“电子报”上刊出后,使原本已平静下来的卫视热潮又再兴起,应卫视爱好者要求,同年8月又发表了该机的改进电路图,两篇文章分获1986年优秀文章一等奖、二等奖和电子创造杯奖。由于罗宇屏设计制造的卫星电视接收机结构简单、体积小巧、成本低廉,接收的电视图像级别达到四至五级、伴音质量达到最高级五级等良好品质(图2),而具有强列的影响力,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国发明协会特邀参加1986年8月在武汉举行的“全国发明展览会”,在展会其间还受到中央领导的特别接见。此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天津电视台、中国科技报、四川日报、文汇报、解放日报、贵阳晚报、河南日报、南充报等20多家媒体采访罗宇屏,以“工人罗宇屏自学成才,研制卫星接收机”、“成功,属于勇于创造的人”等等标题的事迹报道纷纷发表,要求出巨资购买研究成果或找到罗宇屏当时工作的南充炼油厂要人的公司及企业更是不断。罗宇屏也因卫星电视接收装置的成功而获得“全国自学成才荣誉证”、“一九八六年度四川省职工自学成才壹等奖”、被载入“世界名人录”(中国卷)、载入“世界华人精英大典”及“714”卫星电视接收产品发明专利。1986年11月,罗宇屏应中国航天工业部所属单位的燎原无线电厂(7105厂)的邀请调入工作,受聘为一个能直接为国家高科技贡献的高级工程师。

../_images/0025.jpg ../_images/0032.jpg

  (图2:当年接收“荧光屏”卫星的图像)

  ■如今,发烧前辈罗宇屏仍在卫视业中做着积极有益的贡献,以自己丰富的经验不断创新,同时还热心帮助扶持一批又一批的卫视发烧友迅速成长。他清楚地告诉大家:发烧卫视、钻研技术、大有前途。

  源自:http://www.etvro.com